新春伊始、万象“耕”新配资炒股配资线上,百业兴旺、强农赋能。2月21日晚,新会区农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举办,会议聚焦总结农学会工作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新会区农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近年来,新会区农学会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科技赋能成效显著,主动对接高等院校专家对新会区农户和企业提供专业扶助,通过“科技下乡”“田间课堂”等活动,把先进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近五年来共建设6.92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区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3.5%。推动服务基层扎实深入,主动发掘潜力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协助区农业农村部门成功培育2家国家级和18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推动陈皮数字化溯源有效应用,持续发挥“新会陈皮”证明商标持有人主体作用,授权881家商家使用证明商标,发放证明商标52.1万枚,并协助溯源核定新会陈皮库存总量13992吨。
新会区农学会理事长汤国锴表示,农学会将在新的一年积极组织会员参加相关培训,带会员走出新会学习特色地区的农事文化、发展理念和先进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和了解农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引入先进科学技术;组织高等院校专家对相应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提供专业扶助。持续协助区农业农村局开展新会陈皮公用品牌维权工作,深化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系统使用,加强法律维权,帮助企业合法经营、自主创新,提升新会陈皮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通过宣传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寻找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新会区副区长李志刚对农学会过去的工作及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农学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社会组织,在推动农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接下来,一是争当农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聚焦新会区粮食安全、特色产业、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充分利用无人机、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推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为打造现代农业强区注入新动能。二是甘做服务乡村振兴的“实干家”,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病虫害防护、化肥减量增效等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等专家能手,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三是勇为政策决策的“智囊团”,发挥专业优势,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等课题深入调研,提出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四是筑牢学会发展的“硬根基”,加强党建引领,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增强服务会员能力;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搭建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利用好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农业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会议期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会支行零售部经理何彩霞介绍惠农金融政策及特色业务,中华财险江门中支农险部负责人何淼推介惠农保险服务,为新会农业生产经营注入金融活水。
江门市新会区农学会成立于1992年,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提高全体会员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新会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种植水平;维护新会区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推动品牌宣传、授权使用、管理持有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实施“科教兴农”,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现有会员51人。
撰文:任海文
来源:南方农村报配资炒股配资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