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问题违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220号)第十三条、第十五条规定,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陕西证监局决定对西安银行及独立董事廖志生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在原创性技术研发应用、国产化替代等方面,广东国资国企已经诞生了诸多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技术
连续12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广汽集团,掌握超级快充电池、续航1000公里的长续航电池等多项自主可控核心技术。 卢志科/摄影
在广汽埃安这座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总装车间里机器人挥舞手臂、生产线高速运转,每53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来到广汽埃安,留下“关键核心技术要立足自主研发”的殷殷嘱托。
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电池、电机、电控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广州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覃海宁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广汽集团掌握超级快充电池技术、续航1000公里的长续航电池技术等多项自主可控核心技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理应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余钢表示。
翻开广东的创新版图,目前广东国企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77家,研发平台1675个,专精特新企业496家。全省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达到3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原创性技术研发应用、国产化替代等方面,广东国资国企已经诞生了诸多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技术。
破题关键核心技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国有企业要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余钢表示。
广东国资国企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攻关“卡脖子”技术。把镜头倒回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利亚德智慧冰瀑布屏在鸟巢华丽开场,惊艳世界。这块屏幕的核心LED器件来自广晟控股集团上市公司国星光电。国星光电的身影为何闪耀世界舞台?
“半导体照明产品面临着工作可靠性、光电转化效率等世界性技术难题,且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星光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自合表示,国星光电联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三安光电等九家单位,历时十余年联合攻关,率先突破了“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实现了大规模核心器件的国产化,一举摘下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桂冠。
《南方》杂志记者在调研时注意到,近年来,广东国资国企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3年,全省国资监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739.02亿元。“在广晟控股集团,像国星光电这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64家,近三年研发投入达到72亿元。”广晟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永钟介绍,按照“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则,公司组织实施了半导体高清显示器件等2项原创技术标杆项目,制定了15项原创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
与此同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广东国有企业频频落地。广东国有企业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揭榜挂帅”“创新联合体”“定向委托”等方式引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
广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志平表示,公司推出首批两项“揭榜挂帅”,无一不是聚焦当前行业关键技术。随后,引来实力强劲的研发机构揭榜,总金额超1亿元。
来自广东省科学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Peter Lobie揭榜星湖科技“工业微生物育种及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来自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所长陈江韩揭榜纬达光电“偏光片二色性染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国内首个”“国产替代”“全球领先”等字眼正在成为广东国资国企创新的高频词。广东能源集团自主研发“35kW单机/210kW示范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广东建工控股研发制造出超大直径的多模盾构机;广晟控股集团所属佛山照明研发的万米级LED深海照明装备应用于“奋斗者”号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深海照明产品国产替代;等等。
“创新军团”何以诞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
“广东国资国企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支撑。”余钢表示。
在世界500强企业广新集团,孕育出36家高新技术企业、52个研发平台,诞生了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在屡获大奖的广晟控股集团,64家高新技术企业、90个研发机构,带来的是4719项授权专利、170项省部级以上奖项;在制造业基地广州工控集团,有着86家高新技术企业、232个研发平台,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
国企“创新军团”何以诞生?“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背后有着怎样的改革动能?怎样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系列科技政策包释放出国有企业创新活力。“广东省国资委实施差异化分类考核,突出科技创新成效考核。”余钢表示,将研发投入视同考核利润、高新技术企业利润加成、开展“研发费用占比”市场化对标、科技成果及专利奖项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强化考核正向激励。
“广州市国资委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涉及应用研究、考核激励、资金支持、成果转化、免责容错等诸多方面。”覃海宁表示。
今年,广汽埃安驱动系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斩获重奖。该团队在“EV(电动化)+ICV(智能网联化)”领域累计申请420件专利,承担全固态电池项目、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等工信部、科技部重大攻关。去年,作为唯一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埃安入围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
用好市场的“无形之手”,科学的激励机制打开了科研人员的创造空间。广东国资国企探索员工持股、技术团队跟投、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虚拟股权等中长期激励机制,使科技骨干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担任技术总顾问的广新研究院离子束项目,开展超薄柔性覆铜板的产业化发展,填补9微米以下的铜箔柔性覆铜板产品的空白。“技术团队与核心员工团队持股形成中长期激励,目前已进入A轮融资,投前估值不低于2.55亿元。”肖志平表示。
广州数科集团先行探索“创业创新项目孵化机制”“事先约定超额收益共享机制”“重要投标项目成员风险金共担机制”三项创新机制。覃海宁举例道,其中,旗下海格通信实施“重要投标项目成员风险金共担机制”,针对科研竞标、聚焦重大项目,按事先约定的规则退回、奖励或扣除风险金,至今已有40个项目、超2000人次参与。竞标项目成功率超90%,预期市场效益超百亿元。
从顶层设计到考核正向激励再到科学奖励机制,广东国资国企摸索出了一套“创新打法”。
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这不仅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余钢表示,广东省国资委制定《省属国资国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方案》,夯实提升交通运输等3大基础产业,巩固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等6大优势产业,拓展培育新能源汽车等5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3大未来产业,夯实产业竞争力、构建新增长引擎。
《南方》杂志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广东国资国企灵活运用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产业协同、联合攻关等方式布局战略性产业集群,以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未来产业“领航新赛道”。
广东国资国企正诞生出更多的“链主”型龙头企业,带领产业形成雁阵集群效应,成为补链延链强链的关键力量。
“在高端阻容元件领域,国内技术与全球领先国家还有5~10年的差距。同时,诸多核心材料、核心生产装备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在风华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程看来,国内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攻关迫在眉睫。
作为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风华高科发挥“链主”优势,一方面,加强对上游原材料和设备制造厂家的战略合作,实现进口瓷粉、浆料及生产设备的国有替代;另一方面,与下游战略客户联合成立研发团队,推进产品可靠性试验平台共建,积极抢占新能源、车规、工控、5G通信等高端市场。
与此同时,广东国资国企定向战略投资并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细分领域形成了话语权。余钢举例道,广新集团控股的星湖科技并购了在全球生物发酵行业具备较强影响力的伊品生物,市值达到百亿级规模,跃升为中国生物发酵产业龙头企业之一;广晟控股集团控股的中金岭南收购国内最大的热双金属生产厂家——佛山通宝精密,成为高端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国内第一、国际前列”龙头企业;等等。
去年闯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广州工控集团,既是年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也是立足工业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广州工控打破传统工业企业思维惯性,探索出‘产业、资本、创新’三链融合的经营模式。累计投资或并购孚能科技、山河智能等诸多产业龙头,成功实现孚能广州动力电池基地等多个百亿级本地重大投资项目的落地,逐步形成‘大龙头—大项目—大集群’产业发展模式。”广州工控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福铸表示。
孚能科技在广州的落地,就是典型案例。“广州工控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团,加大动力电池、汽车电子、传感器等多个汽车零部件核心领域产业布局,补齐广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整零比偏低的发展短板。”王福铸表示,公司构建以投促引、资本招商新模式,推动三元软包锂电龙头孚能科技,在广州落地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助力广州真正形成千亿级的动力电池全产业链。
广东国资国企围绕“自己干”“参与干”“合作干”持续发力,塑造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动能新优势。余钢表示,力争到2027年,省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投资规模突破900亿元,打造一批营收百亿元级的行业龙头企业。
“耐心资本”助力创新长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提出“发展耐心资本”。
科技创新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往往面临着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等重重考验,需要耐心、定力,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富有广东省属国资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余钢表示。
恒健控股是广东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投资平台,也是广东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恒健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军介绍:“恒健积极加强与各地市政府、金融机构、产业龙头的合作,探索形成了资源整合型基金模式。通过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战略性产业促进发展基金、创新联合体基金等千亿级基金群,促进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关键链条、关键环节、关键企业快速发展,助力重大产业项目在广东落地。”
“去年,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四成,并已诞生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我们研究发现,龙头企业如果实现200亿元营收,可以带动上下游四五十家平均销售额10亿元左右的企业发展,形成六七百亿元的产业圈,为战略性产业集群提供骨干支撑。”唐军算了一笔账,广东有800多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80%的上市公司销售收入在80亿元以下。恒健控股联合东莞、中山等地合作设立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目前共落地8只基金,总规模176亿元,以并购重组等方式支持产业链核心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
佛山上市公司瀚蓝环境在垃圾发电产能利用率上处于行业领先。一个月前,瀚蓝环境发布一起重量级的并购公告。恒健控股联合佛山国资南海控股公司,支持瀚蓝环境私有化港股上市公司粤丰环保。作为近年来少有的百亿级并购案,交易完成后,瀚蓝环境在运营项目的垃圾处理量将有望跃升至A股第一、行业前三。
“近年来,恒健控股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广泛链接和聚集社会优质资源,参与了TCL华星T9、明阳智能、中兴通讯、中广核风电、广汽埃安等一批广东前沿科技领域重点项目。”唐军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深圳是中国创新之都,也是创投发源地之一,其“耐心资本”之路走得更早。“深圳国资国企通过‘耐心资本’扶持科创企业成长,这项改革经验正在全国得到推广复制。”深圳市国资委副主任任萍表示。
任萍以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为例,“深投控构建了覆盖天使、VC/PE、并购投资等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投基金群,总规模约1500亿元。累计投资2660个项目,覆盖了深圳‘20+8’产业集群全部行业,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200个,投后上市企业达115家”。目前,深投控连续多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
善用“耐心资本”,正在为广东国企科技创新带来澎湃动能。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郭芳 温柔 叶石界
【通讯员】薛杰 余晓莉 张静
【本文责编】郭芳
【频道编辑】李晓霞 莫群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蒋玉 刘树强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4年第15期